中化新网讯 随着我国科研界打破技术封锁,钽铌酸钾合成晶体及下游器件迎来广阔的市场需求。这是记者从6月28日召开的创新驱动赋能济南天桥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暨前沿学术交流、科技成果推介会上了解到的信息。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研究员王旭平介绍,经过多年研发,其团队开发出独特的熔体提拉法生长新工艺和晶体生长方案,根据无限固熔体的组分偏析研究,设计和完善大坩埚生长小晶体和恒温过冷液面下生长等晶体生长新思路,解决了固熔体晶体生长成分不均的国际难题。该技术能制备出不同组分、不同离子掺杂的高质量器件级钽铌酸钾系列晶体。团队研究员还通过对钽铌酸钾晶体二次电光效应的研究,开发出超低电压驱动的二次电光调制器件,基于新发现的梯度折射率等新效应和新机理,可在同一块晶体上实现强度和方向两种特性调制,实现晶体多功能集成,通过扩展激光调制模式和使用范围,为新型电光器件提供材料基础和设计思路。
据了解,钽铌酸钾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多功能晶体材料,具有显著的电光效应和光折变效应,通过利用电光作用可以进行高速光学控制。得益于优异的电光性能和光折变性能,钽铌酸钾晶体在光束偏转、高速光快门、全息存储、光强度调制器、光位相调制器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该晶体作为一种优异的薄膜材料、衬底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日本已利用该晶体开发出商业化的扫描器和扫频光源等器件。据预测,未来钽铌酸钾晶体及器件的市场规模近千亿元。
贵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